玉渊谭天丨数据说话:看懂5.4%增长背后的行动力

长春高新 漫画 2025-04-17 11 0

来源:玉渊谭天

4 月 16 日,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发布。GDP 增速,5.4%。

去年四季度的 GDP 增速就已达到 5.4%,在这个高基数之下,去年 9 月公布的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持续性以及面对外部变化的承压能力,都要通过数据来检验。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实际的数据显示,我们的表现超出了预期,给全年开了一个好头。

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风险和挑战一点也不会少,看清数据背后的行动力,更有利于校准和坚定我们的方向。

超预期的调整力

一季度,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 111903 亿元,增长 5.9%,是在产业大类中增长最快的。

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无论外部环境变化还是内部周期调整,工业生产一直都是经济发展的支柱,其中有两个细分数据值得注意。

一是,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3D 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增长较快。

3D 打印设备的产量在一季度同比增长 44.9%,能说明很多问题。无论是在生产端还是消费端,3D 打印设备的应用对应的往往是一些创新的消费和生产场景。比如说通过 3D 打印机可以打印一些人体骨骼,用于医疗;在生产端,用 3D 打印机打印汽车底盘的手板样机,可以在短时间用低成本验证它的外形、尺寸等是否符合标准。所以,一台小小的打印机就撬动和满足了生产和消费端的多元需求,一些新场景在不断酝酿。

第二个数据,分经济类型看,私营企业增长 7.3%,增速最快。私营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同时也更容易受到波动的影响,它们是典型的晴雨表。一段时间以来,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了很大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它们的数据更能反映出我们调整的效果。

7.3% 的增速,说明生产和消费两端都稳住了。

这得益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在提出的九项重点任务中,"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 被摆在了首位。在 " 两新 "" 两重 " 政策支撑下,带动相关消费品保持两位数增长,市场销售状况不断好转。

国家发展改革委还针对性地支持民营经济并解决实际问题: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并公开征求意见,推动各地方各部门聚焦民间投资、公平准入、融资支持等,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

此前发布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数据也能说明问题。

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 10.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进出口规模,已经连续 8 个季度超 10 万亿元。

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 56.8%。

玉渊谭天丨数据说话:看懂5.4%增长背后的行动力

不仅如此,对于出口目的地的多元调整也是面对外部压力的底气。

一季度,中国与共建 " 一带一路 " 国家进出口 5.26 万亿元,增长 2.2%,占进出口总值的 51.1%,是半壁江山。

民营企业,是第一大外贸主体,也是出海的先头部队。

说到民营企业,谭主想特别分享一个省份,福建省的 GDP 构成中有 70% 都来自民营经济,这个比重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

如果再梳理过去十年各省 GDP 总量的排名变化,可以发现在过去十年里,福建也是位次跃升最多的省份之一。其 GDP 总量从第 11 位,上升到 2024 年的第 8 位,上升了三个位次。

而福建也和浙江等 7 个省份在一季度贡献了中国进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三。

有调整才有活力,有活力就有更多的机遇。

超前布局的产业能力

一季度经济数据中,有一个行业值得特别注意,机器人。今年一季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增长 26%。

中国各省市产业的比拼,永远不缺话题,机器人就是最新的焦点。除了工业机器人外,其他类型的机器人也在加速发展。

其中,人形机器人是技术集成度最高、制造难度最大的机器人品类。

如果说去年,社会舆论围绕人形机器人的讨论还是一种新鲜和猎奇,现在,各地都在抢抓产业集群的落地。原因无他,到 2050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6 万亿,新的发展机遇,谁都不想错过。

这是机器人产业各地竞速的一个现实缩影。

谭主曾跟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探讨过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厚积薄发。他说,人形机器人的爆发并不是偶然,这背后还是一些核心区域的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优势,宇树科技生产的机器人身上的部件很多并不是来自机器人这个行业的供应商,而是其他行业领域的,像电机这样的关键产品在不同产业之间形成 " 柔性 " 供应链条,使得企业生产的成本大大降低,和国外比有很大优势。

这种优势在发展更加成熟的工业机器人行业愈加突出。

2025 年一季度,民营企业工业机器人出口额同比增长 67.4%,延续了 2024 年全年 76% 的高增长态势。工业机器人成为拉动外贸结构升级的关键。

量价齐升,是向 " 定义者 " 的迈进。

小数据中的保障力

理解一季度中国经济,还有一个辅助数据,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25 年 3 月,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共销售挖掘机 29590 台,同比增长 18.5%。其中国内销量 19517 台,同比增长 28.5%;出口量 10073 台,同比增长 2.87%。

关于这组数据,有两个观察切面。第一个是出口。对我们挖掘机有需求的大头是新兴市场国家。除此之外,也有美国。

谭主注意到,在美国社交媒体上,一个叫作 Our Life In Trees 的账号上传了一则视频,讨论了为什么会购买中国制造的机械产品。

他花了 3700 美元买了中国的一个工程机械产品,这是一个 14 马力、2 个液压泵的基础版产品,可以挖沟,挖土,钻地。而同类型的产品在美国最便宜的也要 38000 美元。如果美国维持现在施加的关税水平,很多人可能都用不起这些机械工具了。

再看国内的观察切面,什么在激发挖掘机销量?

如果对照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所下降。

挖掘机产业并没有受到房地产市场压力的影响,我们反而看到了挖掘机的增长。这个增长来自哪里?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25 年前 2 个月,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14%,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 39.1%。实际上," 两重 " 建设项目中,很多都和农村、水利建设有关。

而中小型挖掘机在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和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有很广阔的应用场景。

去年第四季度,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前下达了 2025 年 1000 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 1000 亿元 " 两重 " 建设项目清单,支持地方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先行开工实施。年初,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就实现了比较好的建设开局。

随着高标准农田和区域水利枢纽设施的建设,配套的一些小型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深入到了毛细血管,连点成线再到网。

这反映出,持续的乡村振兴投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很多地区的农业和水利基础设施,这也将有力保障粮食安全。

在国内的周期性问题和外部的冲击下,农业生产的底盘在持续巩固,这也是经济发展中抵御风险的底气。

外部形势从来都不是风平浪静,过去这些年,我们经历了金融危机引发的外需疲软、美国发起的贸易摩擦的冲击。全球贸易干预措施数量一度保持在 4700 项以上。每到这种时刻," 中国经济崩溃论 " 都会沉渣泛起,然而这么多年过去,最终崩溃的还是 " 中国经济崩溃论 "。同时,在内部,面对周期性和阶段性的问题,我们的调整也一直是问题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就是在这种面对困难、正视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按照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的分析,我国仍有较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空间,这为我们实现全年 5% 左右的增速目标提供了可能。

5.4%,开了个好头,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做好自己的事。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