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 4 月 2 日消息(记者张顺鹏)在国内首条、全球第二条 12 英寸智能传感器晶圆制造产线上,增芯科技的一批批智能传感器芯片将广泛应用到物联网、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等领域。
" 增芯项目与全球同行同步,与我国同行企业差异化发展。项目预计 2025 年底能达到月产 2 万片的目标,可满足大湾区在相关优势产业领域对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的庞大需求。" 增芯科技总经理张亮表示。

增芯科技是广州东部中心第一家芯片制造企业(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 芯 " 活力不止在增芯。在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军企业中微公司将投资 30 亿元建设华南总部及产品研发与生产基地,与增城已有的增芯、越海集成、维信诺等企业形成更强大的产业集群。
立足产业基础 持续强化产业集聚
广州东部 " 现代活力核 " 掀起 " 芯 " 火燎原之势,背后是省、市层面对增城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这一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如在广东省、广州市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广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便明确提出 " 支持增城区发挥智能传感器产线制造优势,打造广州市智能传感器核心承载区 "。
如今,增城区已初步形成以传感器芯片为主的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制造、高端装备、材料产业园、先进封装测试的产业链集群,覆盖集成电路 " 四梁八柱 " 中制造、装备、封测、平台、园区、大学等各环节,产业骨架初具雏形,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瞄准 " 打造成为广东建设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的重要支点、广州特色工艺集群的关键支撑节点 " 的目标,增城区将深耕以智能传感器为主的集成电路特色产业,从装备、零部件、材料等方向发力,布局和引进一批产业链配套项目,力争到 2035 年,形成千亿级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
聚焦 " 芯显车 ",大力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是《广州东部中心总体规划》对增城的明确定位。
作为首家制定柔性显示国际标准的中国企业,维信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维信诺在增城的项目规划年产能约 5500 万片模组,产能仍持续保持上升态势。

维信诺是首家制定柔性显示国际标准的中国企业(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既有龙头带动,又有产业规模,还有领先技术,增城区作为广州市新型显示产业 " 双核一轴两带 " 发展格局的关键 " 一核 ",其产业集聚效应正逐步显现。2024 年,增城区新型显示产业保持高速增长,产值达到 255.22 亿元,同比增长 21.7%。
在巩固现有产业基础的前提下,增城将持续加快上下游产业链引进,推动发光半导体、面板材料、终端设备等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为广州市打造 " 世界显示之都 " 贡献增城力量。
从 " 汽车之城 " 到 " 智车之城 ",广州汽车产业的转型之路上,增城同样被赋予重要使命——根据《广州市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 " 十四五 " 规划》,增城是广州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 " 一核三极多节点 " 产业格局中的重要 " 一极 "。
目前,增城共有汽车产业链企业 195 家。2024 年,全区实现汽车产业产值 630.36 亿元(含广本增城工厂),占全市汽车产业产值的 12.47%。智能网联领域,增城拥有两家国家级汽车试验检验平台,均已具备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能力。
围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领域,增城区将以建设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基地为依托,以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为目标,加强产业链招商,吸引一批强链、补链、延链的龙头型、旗舰型项目,推动汽车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服务广州打造万亿级 " 智车之城 "。
发挥资源优势 谋划新赛道新产业
当 " 芯显车 " 等主导产业已跑出 " 增城速度 ",推动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又该如何表明 " 增城态度 "?《广州东部中心总体规划》提出,增城应 " 壮大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与机器人等新兴产业 ",为增城发挥特色资源优势,积极谋划新赛道、新产业进一步指明方向。
近日,增城区人民政府与广州众山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增材制造全产业链基地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建设增材制造全产业链基地,这是增城区积极布局新材料与智能装备产业的又一重要动作。
" 我们是在增城这片热土上成长起来的企业,增城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科创要素集聚、产业生态优越,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签约仪式现场,众山精密董事长陈溢彬说道。
目前,增城区已汇集一批新材料与高端装备优质企业,产业基础扎实。拥有广州市首个新设立批复的化工园区——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则是其发展高端电子化学品材料产业的核心优势。下一步,增城区将强化园区建设与产业集聚,聚焦重点领域与特色产业链,充分发挥增城作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核心节点的区位优势,积极吸引高水平创新平台集聚。
产业发展 " 上天入地 ",增城有信心,亦有实力。随着低空经济加速发展的积极信号接连释放,增城区正依托空域条件和低空经济重点平台等优势,积极谋划布局低空经济。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城正加快跑道型通用机场选址和可行性论证,完成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加快建设东部枢纽通航综合保障基地,提供低空基地运营服务;完善增城区低空起降点规划建设,争取纳入市级规划。
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园区方面,增城将推动建设总面积不低于 6 平方公里的 6 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开展低空产业链精准招商,在全球范围内招引头部整机或关键环节企业落户增城,带动低空产业链相关企业落户。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央广网发 增城区宣供图)
依托产业关联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近年来,具身智能产业掀起发展热潮,在工业、旅游、养老等场景展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
在《广州东部中心总体规划》中被 " 点名 " 培育高端装备与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增城,应如何依托产业关联及 " 大空间 " 综合优势,抢滩布局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一方面,增城作为广州东部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承载地,汽车、新型显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时尚消费品、新材料等多个制造领域,将为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智造场景。
另一方面,具身智能在旅游、物流等服务行业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增城在旅游休闲业、物流与供应链等行业的集聚优势,也将为具身智能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
风物长宜放眼量。紧抓产业发展机遇,增城区将立足本地产业优势与资源,瞄准具身智能细分领域国内外龙头企业,加快龙头企业入驻;支持产业研究院、产业创新综合体、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机器人硬件和操作系统、具身大模型生态体系等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并推动产品落地应用。
坚持 " 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区 " 的总体要求,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 " 两业融合 ",数智化和绿色化 " 两化转型 " 两个主攻方向,积极培育壮大 6 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和 1 个未来产业集群,推动 3 个现代服务业扩量提质。今日之增城,正以 "12613" 这串现代化产业体系跃迁密码,打开产业向新图强的大门,朝着全国先进制造业核心承载区迈出坚实步伐,奋力推动其产 " 增 ",其业 " 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 " 央广网 " 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 小时报料热线 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 " 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 " 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