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名投资人朱啸虎关于人形机器人的看法,前一阵子刚刚形成了创投圈的小热点,一堆行业人士上去和他商榷。结果,这次所谓机器人马拉松大赛,真是活脱脱一个大型翻车现场。
一
人体结构,其实是非常精密、复杂乃至神奇的一套系统。
家族中有位老年人,多年以前不慎摔了一跤,导致骨盆有一处骨裂。后来打入一小块人造骨头了事。非常小的一片金属,但后遗症依然显现:行走比一般人左右摇摆的幅度更大,无它,平衡尔。爬楼梯更吃力,无它,发力尔。
人体就是这么精密,真是妙到颠毫,差一分都不行。
二
电脑这个东西,从来就没有人为它定义过形状。
人类第一台通用计算机 ENIAC 问世的时候,人类绝对想不到后来的计算机,是长成今天这样的。
再然后,一个显示屏、一个主机外加键鼠外设,成为标准的 PC 形状。
笔记本的形状则主机消失了,隐藏在键盘底下。
平板电脑,更真就是一块板子而已。
从来没有人先规定过电脑必须长成什么样,然后再进行电脑的研发。事实上,是电脑的功能需要满足这个需求那个需求,形状?只是为满足需求之后慢慢的演化而已。
三
这就是我所谓的,人形机器人是没有想象力的东西。它用一个看似很有想象力的拟人化形状,实际上这条赛道完全限制了机器人的发展。
所谓人形机器人,无非就是有一个脑袋、有且仅有两条手臂、有且仅有两条腿或叫足吧,以及,一个躯壳。
为什么一定要有个脑袋呢?视觉听觉功能做在躯壳上不行吗?
为什么一定是两条手臂呢?如果三条乃至八条机械臂更能满足功能性需求,不行吗?
为什么一定是二足呢?为增加平衡,三足、四足就不行吗?
古人还知道想象出三头六臂来表现神通广大(也就是功能比常人完成得多),更有所谓千手观音显示法力无边,今人倒自己给自己戴个帽子:得像人!
这就是没想象力嘛!
四
机器人的首要目标,就是完成某种或者某几种具体功能。
如果只需要几条腿,就可以完成运送物体的功能,为啥非只要两条腿呢?两条腿的平衡性要求很高,跨越障碍不能有太高的障碍物。为了保持平衡,载重就不会太大。要知道,大几十斤甚至百斤以上的东西一旦扛上,整套平衡系统又加了难度。
战场上、救灾现场,相对而言,机械狗就是比类人机器人更合适——请注意,只是相对。机械狗有机械狗的问题。
在某些障碍不多的场景下,轮子就是比腿有优势。酒店机器人是完全不需要腿的。轮子的优势在于:投入成本极低,基本不需要考虑液压系统。如果够结实,动力够足,载重也不是啥大问题。
一些人类无法轻易到达但又想去作业的区域,比如深海比如太空,非要搞出类人机器人,我只能说:舍本逐末。
朱啸虎所谓人形机器人,暂时没有应用场景,这话其实是不错的。
有什么场景,是非要一个类人机器人才能去完成而不是不太像人的机器人做不好的呢?
五
情绪价值。
足够类人后,在暂时不考虑做不到完全和人类一样的恐怖谷效应,也许能够提供情绪价值。
比如说,gpt inside 的成人玩偶,就是在很多科幻影视剧里能看到的性爱机器人。
这个事其实我有过一些行业摸索,实际情况是,智能成人玩偶对关节类的要求更高(包括承重)。就不展开了,少儿不宜。成年人请自行想象。
而且我一直觉得这个方向的伦理问题非常大。人类自己的伦理问题还吵得喋喋不休,还有动保加入进来。智能成人玩偶再加入,更是乱成一锅粥。
还有一个方向是老年人照护,比如护工替代。
但护工替代,较大程度上还是功能型:翻身、把尿、陪去看病之类。情绪类,未必一定要类人。做个智能鸟行不行?
六
人形机器人这条赛道,由于限制了形状,就是把本来完成某种功能只需要解决 abc 三个重大问题,变成了要解决 abcdefg 等等等等各种其实无关功能完成的莫名其妙的问题。
除了给勇攀科研高峰的雄心壮志点赞外,还是要讲一句,ROI 非常不划算。
机器这个东西,是功能定义了形状,而不是反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扯氮集,作者:魏武挥二世,题图来自:AI 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