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我愿意跟他挨着”热搜第一:充满温暖力量的七个字

锦龙股份 舞蹈 2025-04-22 6 0

近日,北京地铁5号线,一男子因嫌弃旁边乘客衣服沾灰,不停辱骂邻座乘客。此时,一名女乘客挺身而出,进行制止:“你要是不愿跟他挨着,就别坐这儿了,我愿意跟他挨着。”随后,女乘客又轻声安抚邻座乘客:“没事儿。”目前,辱骂他人男子已被行政拘留,#我愿意跟他挨着#的话题迅速登顶热搜,短短几个小时内,阅读量已达1.3亿。

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涉事男子对衣服沾灰乘客出言不逊,表面上是对其着装的鄙夷与厌恶,深层次暴露的则是对基层劳动者的傲慢与偏见。尽管人人平等的理念早已写入法律、深入人心,但个别人依然按捺不住以貌取人的冲动,越是面对其貌不扬的普通劳动者,越是容易激活内心深处的优越感,甚而毫不掩饰地进行情绪宣泄。

人民网评“我愿意跟他挨着”热搜第一:充满温暖力量的七个字

辱骂他人、扰乱乘车秩序,涉事男子的行为不仅“无礼”,而且“无理”,其被行政拘留是咎由自取。“路见不平一声吼”,那位挺身而出的女乘客,不仅给一个遭受伤害的劳动者送去了温暖,而且赢得了线上线下满堂喝彩。“我愿意跟他挨着”,短短七个字,充满了温暖和力量,让人在鞭挞丑陋的同时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城市里的基层劳动者远离傲慢与偏见?

近年来,不时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地铁上,进城务工人员担心弄脏座椅,有座位也不敢坐,或者干脆席地而坐。城市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他们是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关系到个人利益,他们又往往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不仅不敢争取应得的权益,甚至面对语言暴力也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一个“生人社会”里,心理上的“无援”往往比物理空间上的“孤立”更可怕。甚至,正是因为“无援”的存在,才容易使人产生被“孤立”的痛觉。

“我愿意跟他挨着”,仗义执言的女乘客,在不经意间让我们看到人性之善,这种无关功利的付出令人击节赞叹。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无数跟帖接力的网友,让我们看到现代社会宝贵的公共意识,那些素昧平生的关怀与祝福,更容易让人感到欣慰、产生共鸣。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城市中,每个行色匆匆的人都是别人眼中的“陌生人”,我们对待“陌生人”的态度,其实也映射着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呈现着我们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期待。生活中,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奉献出一点爱心、一点时间、一点精力,社会影像将变得更加细腻生动,我们的生活也将更加丰富多彩。每一件暖心的小事,终将汇入时间的河流;每一个生动的人物,最终都汇聚成时代的面容。

德不孤,必有邻。只要我们爱心满满,城市就会充满温度。这,就是我们念兹在兹的主流价值观。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