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沪苏浙皖GDP增速均快于去年全年,新兴动能持续壮大

江苏神通 艺术 2025-04-24 2 0

4月23日,上海市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长三角一市三省当期的地区生产总值至此揭晓,四地今年首季的GDP增速均快于去年全年,经济增长中的创新引领作用增强,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    

今年以来,长三角各地加快推动各项宏观政策落地落实,充分释放政策组合效应,经济跨年度接续顺畅,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据各地统计数据,一季度上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35.06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占比达到80.8%;GDP增速为5.1%,快于去年全年的5.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过6成。

同期,江苏、浙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88.6亿元和22300亿元,增速均比去年全年加快;安徽为12265亿元,增长6.2%,为近三年最好水平。

蒋立冬 AI 图

“新兴动能持续增强,新兴领域投资潜力持续释放。”上海市统计局在解读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

数据显示,1~3月上海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增长7.2%,显著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长14.8%。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7.2%,高端装备产业产值增长10.5%。在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制造和生物医药等领域重点项目的带动下,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投资增长37.6%,生物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17.6%,带动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23.4%。

长三角是我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科教资源丰富,科技创新优势明显,已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创新共同体和产业集群。

一季度,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1.4%,比去年全年提升0.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9%、11.2%,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35.1%、71.3%。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深入推进,1~2月,全省规上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7%,对规上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8.8%。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快速增长,到2023年已超万亿元,是2018年的1.7倍,研发投入强度达3.33%,提前实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到2025年达到3%以上”的目标,一市三省的投入强度均超过全国水平。

据统计,浙江规上工业企业1~2月的研发费用增长8.3%,高于营业收入增速4.8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17%。一季度,规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2%、13.1%和12.3%,均明显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新兴产业投资活跃,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2.2%、4.2%,增速明显高于全部投资。       

一季度,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在中部地区、长三角地区均居第一。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4%,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6.5%,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31.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1%,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0.3%。前两个月,全省规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5%,对规上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8.9%。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