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居将八卦镜挂门上,是习俗还是对邻居的诅咒?两位女邻居当着法官的面开始撕扯,法官是既要执行还要劝架 ……
近日,上海黄浦区的彭老先生夫妇说,由于和邻居因为入户防盗门而产生纠纷,邻居就在门上挂了八卦镜,自己因此得了癌症。

但邻居却说,那就是过年的习俗,就像贴福字似的,出了正月他们就取掉了,对方得病,是自己想不开,加上身体素质的原因,跟他们没关系。


一个在门口挂八卦镜,另一个说因为这镜子自己生病了 ……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两家肯定有其他矛盾在,并且矛盾还不小!
那么,彭老伯和李先生家到底有何 " 渊源 " 呢?这事,还得从 5 年前说起。
5 年前的第一起官司
2019 年,为了更好地利用室内的面积,彭老伯的女儿将原来内开的大门改成了外开,结果遭到邻居李先生的反对。李先生说两家防盗门挨在一起,外开门就相当于你一开门,你的门就贴到我家的门上了,我要刚好站在门边,这门就直接拍到脸上了,是要出人命的!

于是李先生找到彭女士协商希望对方将外开门改回原先的内开,但被彭女士拒绝。2020 年 7 月,李先生将彭女士告上了法院。2021 年 1 月 18 日,黄浦区人民法院对这起案件作出判决,法庭认为被告擅自将内开的入户门改为外开门框,占用了公用部位,确实影响了原告的通行及安全,故对原告要求被告将入户门改为内开予以支持。但是,接到判决书后,彭女士迟迟不愿意将门改回去。
2021 年底,在黄浦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的监督下,彭家将房门由外开改回了内开,双方的矛盾告一段落。谁能想到两年后,两家又打起了官司。
5 年里的第二起官司
不过这一次原被告身份调换了,昔日的原告李先生成了被告,而被告彭女士则成了原告,虽然双方身份换了,但打官司的原因却没变,还是因为大门。
原来李先生的儿子是这套房子的实际居住人,2023 年,李先生的儿子准备将自家的大门换一个新的,但是事先却没有量好尺寸,等新的防盗门到了现场,装修师傅拿尺子去测量,这才发现门买大了,门框里装不下。最终李先生的儿子将门框上方以及左右的瓷砖与水泥都敲掉,将门安了上去。

彭女士觉得邻居家的这个门太大了,安装时,不但敲了周围的承重墙,还占用了公用面积,而且向外突出,防盗门上的门把手,也会影响到一家人的出行。
于是她将房屋的产权人李先生告上了法庭,要求恢复原状。2023 年 12 月,黄浦区人民法院对案件作出一审判决,法庭认为,李先生一家确实存在扩大门框,占用公共面积,切割承重墙的行为,不仅影响了邻居的通行,而且存在安全隐患。于是最终判决,拆除已经安装的防盗门,并将损坏的公共外立面墙瓷砖复原加固。并对门框所在承重墙恢复原状,需经专业机构检测合格。
一审判决后,李先生不服,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24 年 8 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二审法院认为,事关不动产相邻妨碍、安全隐患,必当审慎自律,不能因一己主观认为无恙,而对个体的自由处置权利缺乏应有的边界限定,所以驳回了李先生的上诉,维持一审原判。接到终审判决后,李先生仍然不愿执行,彭女士向黄浦法院执行局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中矛盾加剧
门恢复成什么样子,双方必须确定一个标准,于是执行法官决定去一趟小区,为双方找到一扇未改装的,双方都认可的大门。为保障施工质量,双方当事人均同意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提供的上海市认可的 18 家承重结构恢复施工单位名单中,选定施工单位。
2025 年春节后,法官再次来到双方家门口。
此时李先生已经换了小尺寸的门,门框上的瓷砖也贴了回去。但彭女士却说对方修缮恢复的很粗糙,她不认可。就在彭女士站在李先生家门槛上,向法官陈述观点时,李先生的妻子不乐意了,她要求彭女士站到自家门口去说,结果两人发生了冲突与撕扯。

法官劝解双方,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但不要激化矛盾。为了化解双方矛盾,法院执行局在 3 月 26 日又组织了一次听证。在双方的指责与埋怨中,法庭再次听取了双方的意见以及查看了施工单位的竣工报告。法庭最终认可了施工单位的竣工报告,并表示如果彭女士依然不认可,可以提出申诉。
随后主审法官劝解双方,希望他们放下过去的矛盾,积极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当中去,这样的诉讼,不仅是对司法资源的一种浪费,也对双方的金钱与精力造成严重影响,解决纠纷真正的主体是他们自己。

面对法官的善意,李先生夫妇首先表态,5 年的争吵与诉讼,他们也早受够了,他们愿意向邻居道歉,希望缓和关系。彭女士表示,实际上他对李先生夫妇没有意见,因为和她不断发生纠纷的是对方的儿子,他希望李先生夫妇能够劝好自己的儿子,大家和平相处。听证结束后,该案的主执行法官张法官担心李先生夫妇的儿子,今后又为门的执行问题和彭女士起纠纷,于是将李先生夫妇留下,再次展开劝解。
面对秉公执法又苦口婆心的法官,李先生夫妇表示,他们回去会劝解儿子与邻居以和为贵。今后会主动破冰,期望双方能就此化干戈为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