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当教练转型高校管理岗?苏炳添曾吐露过真实的想法

金马股份 艺术 2025-04-25 2 0

4月25日下午,暨南大学任命“亚洲飞人”、中国田径运动员苏炳添为体育学院院长。这也意味着尚未退役的苏炳添喜提新身份,在完成自己的告别赛前,也明确了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将转型高校行政管理岗位。

从2009年开始,苏炳添就与暨南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一年,苏炳添就读该校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习,并在2017年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2018年4月,还在努力突破短跑职业生涯的苏神被正式聘任为暨大体育学院副教授,随后受聘为教授。

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9秒83的成绩,刷新亚洲纪录,将中国男子短跑带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伤病的困扰,苏炳添终究还是走向了职业生涯的尾声。

4月11日,在肇庆的全国田径大奖赛上,在男子100米项目上跑出10秒49的苏炳添在赛后说,“这可能是我最后一场100米了。我真的尽力了,我也做到了自己所说的这个跑到跑不动了,目前自己的竞技状态,脱离了两年多系统的赛事,这个比赛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检测……如果(比赛成绩)理想的话就会有下一场,如果情况不是很理想的话,可能就是我最后一场100米。”

两天后,35岁的苏炳添带着广东队的三位“00后”小将在4×100米项目上,以39秒25的成绩强势夺冠。这个室外赛场的冠军,也让苏炳添有机会将自己的短跑生涯多延续几个月。这是苏炳添在本赛季室外赛场的首个冠军,也是他继2月中旬的全国室内田径大奖赛济南站60米夺冠后,又一次站上全国大赛分站赛的领奖台。

今年是“全运年”,其实早在今年年初,苏炳添就已经透露了在全运会后退役的想法。此前,他也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自己如今在男子100米的单项上已经没有优势,所以关注的重点是能不能帮助广东队保留住他所在棒次的优势,“我也想看看目前自己的竞技状态能否给广东队的接力带来一些优势。”

而这个室外赛的接力冠军多少也证明,苏炳添依旧能够在接力上帮助到自己的队伍。就在苏炳添的身旁,此次赛场上的其他三位广东小将都是“00后”,刘洪熙出生在2004年,丘智贤刚过了23岁的生日,而已经有不少大赛经验的严海滨也只有22岁。此外,广东名将陈冠锋此次还没有出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苏炳添大概率会在大湾区全运会的赛场上演自己的谢幕战,以此为自己的传奇生涯画上句号。

与此同时,此番出任暨南大学学院院长,也标志着苏炳添未来的职业规划逐渐清晰起来。

在此之前,苏炳添就并不打算出任短跑教练,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帮助中国短跑继续发展。因此2021年,苏炳添就在暨南大学筹划成立短跑实验室,试图将科学训练的经验传授给更多教练和运动员;他还举办了以个人IP命名的苏炳添速度挑战赛。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苏炳添实验室于2022年底获批广东省速度能力研究重点实验室,以科技创新靶向速度研究为主体,针对速度与速度耐力的生物学基础,速度与速度耐力训练负荷、方法及其诊断与评价,青少年速度选材与训练,速度训练与机能评价新型设备及功能产品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开展研究,解决后程体能下降、供能系统和神经系统快速恢复等速度专项亟待解决的关键共性问题,并将研究成果辐射到其他相关运动项目中,助力速度专项竞技水平快速提升,形成“一体”(广东省速度能力研究重点实验室),“双核”(聚焦速度训练、聚焦青少年选材),“多点”(多个训练基地)的发展架构。

去年,苏炳添曾私下和澎湃新闻记者聊过自己的职业方向,“我也在经历转型和转变,但具体的方向,我现在还没想好。我不一定会去完全做一个教练,因为我觉得做教练得先把心沉下来,要对运动员负责任,不能只做一个挂名教练。”苏炳添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不管未来会是什么身份,他都会把自己在训练上的心得和技巧传承下去。

如今出任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苏炳添将转型高校体育管理岗位,也将进一步带动高校在运动科技、科学训练上的投入,他也将用自己的方式去进一步推动中国短跑的发展。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